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我国中部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涉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18年以来,学院秉承“励志修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培养“外语、外事、外经、外贸服务人才”为办学定位,以“突出涉外特色、面向外向型企业”为就业导向,积极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次获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学院主校区坐落在武汉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东湖之滨,占地面积480余亩,建筑面积14.7余万平方米。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0余个,均设有与专业培养配套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施,其中包括2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以及功能齐全的多语种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等,教学仪器设备4559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66余万册,电子图书13TB,拥有出口总带宽3000Mbps、数据总量34000GB、信息点5200多个的校园网,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217人,目前开办有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法语、商务韩语、应用西班牙语、高速铁路动车乘务、空中乘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贸易等35个专业,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是湖北省品牌专业。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涉外特色的专业体系,以“外语+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立足湖北、面向两圈一带、服务外向型企业和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学院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职兼职结合、专业特长互补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9人,外聘教师153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和企事业单位能工巧匠组成的“双师型”教师88人,截至目前双师比例为37.7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14人,占自有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89%。
学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坚持开放办学,与美、英、日、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十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已有500多名学生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走出国门。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北省“两圈一带”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中型企业和经济发达县市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9个。学院是铁路系统高铁乘务员的培养基地,与武汉铁路局合作建立的“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乘务实习实训基地”被批准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截止2019年9月,我院共为各大铁路局培养输送近2200余名高铁动车乘务人员,其中230余名优秀毕业生成长为列车长(包括同等级职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也被外界誉为“中国动姐的摇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逐步推进以及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学院积极推进与企业的合作,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为国际化城市培养“外语见长、职业能力突出”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0年,学校面对全国21个省(市区)招生,新生报到3233人。计划招收3457人,实际录取3453人(其中湖北省3171人),报到3233人(其中湖北省2998人),报到率为93.62%(其中湖北省报到率为94.54%)。在湖北省录取的3171人中,普通高考生2588人(占省内生源比例81.61%),技能高考生582人(占省内生源比例18.39%)。
湖北省生源较好,文科投档线高出批次线45分,理科投档线高出批次线86分。外省生源继续保持良好局面。其中投档线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50分以上的省市区的文科15个、理科10;录取投档线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100分以上的省市区文科14个、理科4个;录取投档线分数高出当地批次线140分以上的省市区文科11个、理科3个。
表1 2020年学校招生、录取与报到情况
计划招生 |
实际录取 |
实际报到 |
报到率 |
3457 |
3453 |
3233 |
93.62% |
表2 2020年生源地域分布情况
新生人数 |
省内生源 |
所占比例 |
省外生源 |
所占比例 |
3233 |
2998 |
94.53% |
235 |
5.47% |
表3 2020年招生录取形式
技能高考 |
普通高考 |
582 |
2588 |
学院对2019年入校新生进行了为期3.5天的入学教育安排。入学教育主要以主题报告、教师宣讲和主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内容涉及专业认知及就业前景介绍、学习经验交流、撰写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规章制度学习、安全防事故教育、道德文明教育、诚信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等,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适应校园生活。
(二)在校生状态
1.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总数为8217人,学院还通过2+2、3+1等国际合作办学方式,鼓励学生到国外深造。学院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还在我院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阿联酋等国留学。此外,学生还通过台湾交换生项目,前往台湾姊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最长一年的交换学习,目前已有15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1)学部分布
学院按八个教学单位分布,应用外国语学部在校生总数为190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3%;财经与商贸学部在校生总数为1434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旅游与管理学部在校生总数为133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6%;信息技术学部在校生总数148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医学部在校生总数81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机电技术学部在校生总数594人,占总人数的7%;艺术学部在校生总数342人,占总人数的4%;建筑技术学部309人,占总人数的4%。如下图所示:
学部人数分布情况
(2)专业分布
学院按专业大类划分,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902人,占学生总数的23%;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902人,占学生总数的 23%;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590人,占学生总数的7%;土木建筑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309人,占学生总数的4%;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18人,占学生总数的1%;旅游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411人,占学生总数的5%;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818人,占学生总数的10%;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328人,占学生总数的4%;文化艺术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285人,占学生总数的4%;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488人,占学生总数的18%,具体情况见下图:
专业分布情况
为了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院积极鼓励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每个学部均建立创新工作室,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院坚持以“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龙头,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参赛获奖成绩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详见表4)
附表4:学院学生校外科技和学科竞赛获奖一览表
活动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次 |
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省级 |
三等奖 |
55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 |
省级 |
三等奖 |
7 |
湖北省第三届“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 |
省级 |
优秀创意奖 |
8 |
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 |
国家级 |
优秀奖 |
1 |
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 |
省级 |
一、二、三等奖 |
14 |
2019年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 |
省级 |
二等奖 |
2 |
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 |
省级 |
三等奖 |
3 |
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2018-2019赛季(春季赛) |
省级 |
一、二、三等奖 |
36 |
2019年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 |
省级 |
一、三等奖 |
12 |
2019年湖北省第一届管理会计技能大赛网络赛 |
省级 |
三等奖 |
8 |
2019年“第一届全国新零售买手创业实战”大赛 |
国家级 |
一等奖 |
15 |
2018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 |
省级 |
三等奖 |
4 |
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赛项 |
省级 |
三等奖 |
4 |
POCIB全国外贸业务能力大赛2018-2019赛季(秋季赛) |
省级 |
一、二、三等奖 |
36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省级 |
一、二、三等奖 |
14 |
湖北省翻译大赛 |
省级 |
一、二、三等奖 |
20 |
中国华中地区韩国语演讲赛湖北省预赛 |
省级 |
三等奖 |
1 |
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省级 |
三等奖 |
1 |
加计学园杯日语演讲比赛 |
省级 |
优秀奖 |
1 |
绚丽年华第十一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 |
国家级 |
一、二、三等奖 |
12 |
2019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省级 |
三等奖 |
2 |
多年来,学院坚决落实 “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学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办学的核心任务和重要目标,举全院之力做好就业工作。2018—2019学年,我院以举办大型招聘会为抓手,共组织大型招聘会3场,专场招聘会300多场,到会企业650多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在将企业引入校园的同时,还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湖北省及省外招聘团在武汉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多渠道、多措施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截止9月1日,2019届毕业人数2254人,初次就业率达94.37% ,协议就业率84.52% (详见表5)。
表5 各学部就业率详情
学部 |
专业 |
就业率 |
学校就业率 |
94.37% |
|
医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91.72%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100% |
|
护理 |
91.04% |
|
应用外国语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86.56% |
应用英语 |
97.96% |
|
应用法语 |
59.38% |
|
应用韩语 |
39.13% |
|
商务英语 |
86.79% |
|
旅游英语 |
100% |
|
商务日语 |
80.60% |
|
应用西班牙语 |
79.55% |
|
财经与商贸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96.70% |
报关与国际货运 |
100% |
|
投资与理财 |
94% |
|
会计 |
94.51% |
|
国际商务 |
100% |
|
商务管理 |
91.3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00% |
|
物流管理 |
94.44% |
|
电子商务 |
99.02% |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99.03% |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 |
98.67% |
|
空中乘务 |
96.30%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100% |
|
市场营销 |
100% |
|
旅游管理 |
94.12% |
|
酒店管理 |
100% |
|
人力资源管理 |
100% |
|
信息技术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95.7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95.77% |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94.12% |
|
机电技术学部 |
学部平均就业率 |
98.0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00% |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97.93% |
|
艺术学部 |
环境艺术设计 |
100% |
为提高就业质量我院多次组织职能部门和学部相关人员赴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内武汉“8+1”城市圈的十几个地区进行市场调研,与当地政府人事劳动部门以及骨干企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听取当地政府、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新理念、新标准、新变化,及时优化改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人才市场新要求,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表6 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汇总表
就业地域 |
湖北省 |
广东省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北京市 |
福建省 |
河南省 |
江西省 |
海南省 |
安徽省 |
湖南省 |
青海省 |
广西 |
人数 |
1381 |
271 |
77 |
142 |
27 |
32 |
26 |
8 |
2 |
14 |
12 |
9 |
3 |
10 |
就业地域 |
香 港 |
天津市 |
重庆市 |
贵州省 |
云南省 |
甘肃省 |
山东省 |
四川省 |
河北省 |
陕西省 |
辽宁省 |
山西省 |
新 疆 |
内蒙古 |
人数 |
1 |
6 |
5 |
7 |
8 |
5 |
7 |
19 |
5 |
2 |
1 |
3 |
16 |
3 |
表7 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汇总表
|
机关 |
事业 |
部队 |
||||||||||
小计 |
小计 |
科研 |
高教 |
中初等教育 |
医疗 |
艰苦事业 |
科研助理 |
其他事业 |
小计 |
入伍 |
预征 入伍 |
||
人数 |
1 |
192 |
0 |
1 |
86 |
88 |
0 |
0 |
17 |
9 |
9 |
0 |
|
|
企业 |
国家项目 |
地方项目 |
城镇社区 |
自主创业 |
自由职业 |
升学 |
出国 |
|||||
小计 |
国企 |
三资 |
其他企业 |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
人数 |
1839 |
18 |
2 |
1819 |
0 |
0 |
1 |
3 |
0 |
57 |
25 |
学院委托第三方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对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展开调查,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我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较高,岗位适应能力较强,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详见表8)。
表8 2019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项目 |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满意度 |
95.10% |
96.95% |
1.坚持把立德树人和教育教学摆在学院建设的首位,在财政收支上全力保障教学运转
2.组织开展学部调研,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编制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教务处组织各学部对企业、兄弟院校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座谈等多形式全方位的调研。
同时,为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学院教学院长和教务处处长又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进行了修改。遵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严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推动“三教”改革,尤其是将1+X证书有关内容紧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全院各专业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印刷成册,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提供了保障。
3.深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以理论提升促系统推进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观念改革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多项活动,让大家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的精神,明确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紧迫性、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文件,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2020年,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学生实习日常管理。教务处认真组织各学部和相关单位学习《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 3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教规(2015〕4号)文件,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学生实习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据统计,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37%,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其中协议就业率占比为84.52%,升学出国率占比为3.64%。学生们均表示专业对口的实习有效提升了职业技能,熟悉了行业工作环境,规范合理的实习组织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2019-2020学年,学院继续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与创新,一大批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有效应用。学院专业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改革,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实现课堂网络点名、提交电子作业、与学生沟通交流等功能,提高师生教学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少教师利用“学习内容录屏课件”、“微课慕课”实施混合制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护理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仿真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财会类专业、护理等专业的教师全面推行“基于真实项目的多导师分组教学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技术与技能的有机结合;语言类专业教师的“情境课堂、角色扮演”教学,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积极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
教务处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扩大2020年1+X证书制度试点的通知》(鄂教职成办函〔2020〕4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指导各学部开展证书试点申报工作。各学部积极申报,在院领导指导下,教务处认真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各学部几经修改完善申报材料,顺利完成试点证书材料填报和上报工作。今年,我院共申报2020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两批,第一批获批8类14种,第二批9类14种,两批累计获批证书17类28种。
2020年1+X证书制度试点获批名单
申报批次 |
参与试点的证书及等级 |
所属批次 |
培训人数 |
2020年第一次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100 |
2020年第一次 |
民航旅客地面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一次 |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一批 |
260 |
2020年第一次 |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一批 |
260 |
2020年第一次 |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60 |
2020年第一次 |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60 |
2020年第一次 |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二批 |
260 |
2020年第二次 |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50 |
2020年第二次 |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300 |
2020年第二次 |
民航货物运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60 |
2020年第二次 |
民航货物运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二次 |
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二次 |
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二次 |
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150 |
2020年第二次 |
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150 |
2020年第二次 |
商用车销售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100 |
2020年第二次 |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2020年第二次 |
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250 |
2020年第二次 |
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50 |
2020年第二次 |
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
第三批 |
150 |
2020年第二次 |
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第三批 |
200 |
下一步,学院将根据教育厅及证书试点工作要求,以持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质量为重点,不断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要求融入相关专业及课程,探索试点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培训标准、核心课程课证融通标准、考核标准,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在学院教学工作的落地实施,完善教学条件、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立服务保障组织机构,加强考点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努力,目前我院已获批8个证书的考点,部分专业已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融入考证课程,扎实做好我院“1+X”证书制度试点的各项工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6.积极组织微课教学比赛,国赛中取得佳绩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我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我院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本次大赛,信息工程学部周冰老师的作品《智能的Excel快速填充》获一等奖及佳创意奖,信息技术学部柴芳、管伟老师、财贸学部陈思璇老师、艺术学部吴曌等6位老师的作品分获三等奖,郭志颖、李京、孙兵等8名老师的作品获优秀奖,教务处的李琳老师获得突出贡献奖。
据悉,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职业院校教师提交的作品4000余份,经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高职组997份作品获奖,其中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意奖20份。组委会根据参赛单位参赛作品推荐及获奖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93个,突出贡献奖获得者93名,我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这是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
所属单位 |
姓名 |
微课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等次 |
获奖时间 |
1 |
信息工程学部 |
周冰 |
智能的Excel快速填充 |
厅局级 |
一等奖/最佳创意奖 |
2020年8月 |
2 |
|
柴芳 |
进制转换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3 |
信息技术学部 |
管伟 |
巧用EXCEL公式与函数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4 |
财经与商贸学部 |
陈思璇 |
合同的订立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5 |
艺术学部 |
吴曌 |
波浪裙立体裁剪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6 |
信息工程学部 |
刘芳 |
从关系型到NoSQL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7 |
信息工程学部 |
邓娟 |
Flash 骨骼动画制作 |
厅局级 |
三等奖 |
2020年8月 |
8 |
财经与商贸学部 |
郭志颖 |
RFID技术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9 |
建筑工程技术学部 |
臧园 |
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0 |
建筑工程技术学部 |
李婧琳 |
土木工程的奇思妙想-破解“天路”之谜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1 |
建筑工程技术学部 |
孙兵 |
隧道工程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2 |
建筑工程技术学部 |
王晓琴 |
破译“云中之桥”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3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张丽娜 |
如何快速添加工资表信息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4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祝晓春 |
香道文化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5 |
应用外国语学部 |
李京 |
Colour Idioms颜色习语 |
厅局级 |
优秀奖 |
2020年8月 |
16 |
教务处 |
李琳 |
组织参赛 |
厅局级 |
突出贡献奖 |
2020年8月 |
7.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热情,强化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务处及各学部积极备战各类学生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克服疫情期间无法返校集训的困难,利用网课和业余时间刻苦打磨项目计划书,进行线上路演训练,参赛团队刻苦训练、勇于挑战,在广大同学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后期学部将继续以赛代练,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双创结合,争取在各大赛事中继续突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7.1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是迄今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开展技能竞赛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从而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钻研技术、苦练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中,我院朱茗珏、廖雨雯、姚世伟、华振松等同学凭借过硬的能力从众多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为学校赢得荣誉。
我院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获奖情况汇总表
参赛项目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部 |
获奖等级 |
商务软件解决方案 |
姚世伟 |
李颖 |
信息技术学部 |
三等奖 |
酒店接待 |
朱茗珏、廖雨雯 |
祝晓春、刘文 |
旅游与管理学部、应外学部 |
三等奖、三等奖 |
移动应用开发 |
姚世伟、华振松 |
赵海鸥 |
信息技术学部 |
二等奖、三等奖 |
7.2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院组织各学部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荐组及抽测组共有6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各学部统筹安排,加强训练,我院参赛选手在护理技能和导游服务赛项均取得优异成绩,医学部朱慧丹获得抽测组二等奖,王婉银、朱薪如获得抽测组三等奖;刘卓、刘星琦、杨岚均获得推荐组三等奖;旅游学部支莉、杨琪两名学生荣获“抽测组”三等奖的好成绩。
7.3第十一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中。我院信息技术学部学子喜获佳绩,分别获得: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其中由信息技术学部赵海鸥、李颖、肖卫平老师指导的谭浩、华振松、姚世伟、李超凡四位同学获得软件类JAVA软件开发大赛C组一等奖以及Python程序设计大学组一等奖。
7.4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财经与商贸学部电子商务专业创业项目团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湖北省级决赛中,荣获省赛二等奖。
7.5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湖北省决赛
在“2020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湖北省决赛中,我院201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张智恒喜获英语专业组二等奖,2019级应用法语专业学生魏孟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张成分获非英语专业组三等奖。
学院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院引进企业专家(楚天技能名师)参与学院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都要进行社会调研并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实践环节教材,形成校企都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课堂教学、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学院围绕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任务,严格对合作企业进行把关。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交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学院十分关注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的情况,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反映到学院的办学上来。如从 “武广”高铁开通运行起,学院抓住机遇,积极与相关铁路局展开合作,已形成完备的校企合作模式,已陆续为武汉客运段、福州客运段、上海客运段等地输送了2200多名高素质高铁、动车乘务员,230多名学生已经提拔为列车长,一名优秀毕业生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我院毕业生王秋仪获评湖北省“职教之星”荣誉称号。
积极推进我院与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形成框架合作协议。省内外多家企业和我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洽谈,部分企业已与我院形成长期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利用我院外语优势,培养兼具外语优势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与华中数控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学院开展“企业行”一系列活动,院领导和各学部领导、教师多次前往合作企业,进行走访、交流,了解学生具体实习情况,加强双方合作交流。
学院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9个,与财贸学部签约的百胜餐饮(武汉)有限公司、湖北百旺金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一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武汉链家宏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与医学部签约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华润集团武汉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与旅游与管理学部签约的武汉客运段、福州客运段、汉口车站、百胜集团湖北区域、沃尔玛集团湖北分公司;与信息技术学部签约的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我院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同时,利用企业实践资源丰富、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学院还聘请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及指导工作。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在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发展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
金拱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教育部立项项目,在浙江和四川有多年成功运营经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是金拱门在湖北地区第一家现代学徒制合作院校。本次合作成立的“麦苗商学院”的建立实现了学院现代学徒制培养零的突破,后期学院将进一步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新模式,践行职业教育理念的有益探索,为后续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更多的创新,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1.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共组创新团队,建设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1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厅决定自2017年起,每年遴选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是以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载体,由我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共同组成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攻关创新团队。
我院积极组织部署,组织院级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申报评选工作,经学部工作室负责人申报、教务处和各学部主任评审、学院研究,决定“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何媚工作室”为2019年院级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
2019年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
序号 |
工作室名称 |
所在学部 |
负责人 |
类别 |
1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何媚工作室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何媚 |
院级 |
2.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师队伍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将把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我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突出“双师”素质特点原则,利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途径,以培养专、兼职教师“双师”素质为特色,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特别重视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双师比例为37.73%:在双师队伍建设上,一方面,通过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使教师熟悉职业工作过程和程序,相关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许多老师积极参与获取1+X证书考评员培训,获取考评员资格证书,或参加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3.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务处组织各系部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本次比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举办,通过校内评选推荐《触摸历史——走进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爱岗敬业信技人》两项视频参赛,最终皆荣获湖北赛区二等奖殊荣。本次是我院第一次参加此类竞赛,今后会进一步总结参赛经验,为后期比赛总结优秀经验。
1.品牌特色引领,深化专业建设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湖北,服务外向型企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需要,成立了由行业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院专业教师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了“结构调整和专业群建设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我院将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变化和人才市场需求,以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经过合并、调整、改造、新增,逐步形成了以“外语、外事、外经、外贸”相关专业为主体,其他专业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
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组织各学部申报2019年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共有5个专业申报,经专业负责人申报、专家评审、经研究,确定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2019年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发院文公布。
2019年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负责人 |
品牌/特色专业 |
学部 |
1 |
市场营销 |
蔡 霞 |
特色专业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2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向文娟 |
特色专业 |
信息技术学部 |
2.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其目的在于强化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统一实施、资源共享。学院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继续在全院全面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建设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教务处严格按照团队组建条件,进行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务处组织各学部申报2019年的专业教学团队,共有5个学部的5个团队申报,经评审和研究决定,2项获批立项建设。
2019年院级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名单
序号 |
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所属学部 |
1 |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蔡 霞 |
旅游与管理学部 |
2 |
护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肖琛嫦 |
医学部 |
3.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教改项目创新高
2020年,学院继续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与创新,一大批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有效应用。学院专业教师们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改革,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实现课堂网络点名、提交电子作业、与学生沟通交流等功能,实现师生教学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鄂职教学会〔2020〕1号)文件精神,我院积极组织各学部教师申报,最终课题批准项目再创好成绩,共获批5项,5名教师的5项教科研成果获批准。郭心、邱丽娟、李喜云等5位教师主持的课题获批准立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4项。
2020年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获批汇总表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组成员 |
1 |
基于数字电商的高职新商科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
重点课题 |
郭心 |
吴金娇、李喜云、南熙、郭志颖 |
2 |
疫情背景下泛在学习提升高职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以旅游类专业教学为例 |
一般课题 |
邱丽娟 |
赵胜、闻书玲、肖妮、李肖爽、何媚 |
3 |
基于高职院校财会金融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探究 |
一般课题 |
李喜云 |
吴金娇、刘勇、王晓宁、刘博 |
4 |
“移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
一般课题 |
蔡霞 |
张丽娜、何媚、郭赟、陈洁、向雪、黄羽婷、余玄 |
5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
一般课题 |
肖艳 |
沈晓红、付小云、李京、戴遂 |
4.“督”与“导”并行并重,狠抓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成立了续约按督导组,制定了《督导工作条例》,做到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共担。做到“督”与“导”并行并重,“督”为手段、“导”为目的督导工作方法得到教师认同。全校督导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听课并参与巡查,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全面真实了解教学一线状况。不仅是发现问题,更是总结和推广教师在探索教学创新与改革中积累的经验,搭平台,让优秀教师能崭露头角。解决好教与督的关系,也转变了教师对教学督导工作的偏见。每位督导分别对口联系一个教学单位, 以学校抽查、学部自查的方式督导教学工作,通过督导简报定期反馈教学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一年来,2019-2020学年度,学院组织多场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不断健全督导工作制度,全面督查教学质量。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督导简报中,课堂管理好的教室有42个,课堂存在问题的有33个,表扬的老师有27人次,有具体事例表扬的教师有27人次。去年下半年督导听外院的课有143人次,今年上半年听课165人次,合计308人次。另外在外院中,只有院级督导,没有学部督导。基本上实现了专职教师被听课2次,兼职被听课1次。
5.加强教学质量反馈,制定了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院教务处在学生中选聘了教学信息员,并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明确了信息员的岗位职责,教务处负责教学信息员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建立教学信息员工作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教学信息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工作要求,总结工作经验。对于教学和学风建设起到了一定地监控和保障作用。
6.全面部署实施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的保障机制,也是学院抓内涵建设、强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途径,需要全院上下、各部门通力合作。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教育厅对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文件精神,持续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推进。通过与联奕科技诊改数据平台进行协作不断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目前该系统已上线使用,为诊改过程流程化规范化的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截至目前,教务处集中组织了各二级教学单位的说专业活动,正在组织说课活动,对于好的案例进行征集,持续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螺旋式上升。
今后,我院诊改工作将继续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对学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工作进行诊断改进,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制度,健全管理、监控机制,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我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学院“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将按照“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的发展思路,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建立“紧贴市场,稳步发展,增调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发展蓝图,规划目标,突出我院“外语、外事、外经、外贸”特色,我教务处在组织各学部进行十年规划的基础上,拟定学院《 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2019-2029年)》。规划将专业、在校生、师资、生师比、校内实习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院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省级教学质量工程等建设目标进行了数据化,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确保规划的实施。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总数为8217人,学院还通过2+2、3+1等国际合作办学方式,鼓励学生到国外深造。学院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还在我院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阿联酋等国留学。此外,学生还通过台湾交换生项目,前往台湾姊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最长一年的交换学习,目前已有15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1.生源变化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 一是高职院校的有效生源持续减少。二是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普职比发生了变化,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减少,技能高考的报名人数会有所增加,而增加的中职生中相当一部分会选择提前就业。三是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生源多样化和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情绪,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职业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一是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匮乏,迫切需要引进或培养技能大师、 大国工匠等行业内具引领地位的拔尖人才;二是兼职教师队伍质量不高且不稳定,迫切需要改善编制、薪酬标准、经费来源、学历职称门槛、人才流动机制等 政策梗阻,聘请优秀的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教学或实践指导工作;三是“三能型”教师偏少,迫切需要引进或培养“有教书育人能力, 有指导实践能力, 有社会服务能力”的“三能型”教师。
解决措施:
Copyright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外事 地址: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黄家大湾1号